风在呼啸军号响!追梦“强军号”,吹响强军最强音
作者:武警临沂支队 韩道宇 赵鲁超
2018年10月1日起
全军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
2019年8月1日起
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
时隔三十余年
“司号员”这一英雄群体
正式回归军营
我军司号制度,最早要追溯到八一南昌起义时期,在国民革命军中便编有司号分队和司号兵。1931年11月,中国工农红军正式颁布军用号谱,以指挥通信为主要功能,分为战斗、勤务、名目、仪式四类300余种。
20世纪80年代以来,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,军号功能逐步以部队管理为主,兼顾指挥通信和军事文化建设功能,精简为15种号谱。
2019年8月1日起,重新施行的新司号制度将军号谱精简优化为作息、行动、仪式三类21种。事隔多年司号员回归“战位”,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岗位,更是对号令意识的强化,还是“传承红色基因、担当强军重任”的铮铮誓言!
军号训练已经有了三十余年的空档期,重新拾起的过程没有参照可循、没有经验借鉴。武警临沂支队从基层中队选调“节奏感强、音色感准、肺活量大、嘴唇相对薄”的司号学员,力求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刚接触军号时,学员们憋足了劲才能吹响那么一两声,学会出声后,音调又难以把握。
通过了解现实的情况后,支队培训教员及时调整模式,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,对学员气息调整、乐谱识别进行理论培训;合理利用训练间隙让学员们集中提问题,集智想办法,聚焦音调准确、气息平稳、声音洪亮形成合力解决难题,为吹响军号夯实基础。
一串号音就是一道命令,号音是否吹得准直接关系到战役的成败。学会正确发声后,吹准号音是摆在学员们面前的又一个难题。“起床号、出操号、收操号、开饭号······”21种军号曲调让学员们又爱又恨。
“531、555、531 555······”每日天色微亮,学员们已经手持军号站在操场上,头微微上扬,将一串串音符奏响在军营上空。
通过全天8小时综合练习,每天2次小结考评,一周1次竞赛评比,高强度的训练唤醒了蛰伏在学员们骨子里敢打敢拼的血性担当。
他们将A4纸裁叠成2厘米长、0.5厘米宽、0.2厘米厚的纸片放在唇间,用唇尖力量夹住纸片保持20-30分钟(俗称“叼纸片”),用以固定嘴形、锻炼唇尖肌肉控制力。挺拔的身姿是前进的姿态,激昂的旋律是冲锋的号角。嘹亮的军号声,必将成为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强音!
经过千百遍反复练习,参训学员们已经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司号员。他们就像一颗颗“种子”即将洒遍基层部队的每一处营院,强军路上的冲锋号也即将响彻整个军营!这是聚力练兵备战的旋律,这更是军队血性回归的号角!
军人不畏惧战场
我们时刻准备打仗
只要祖国需要
我们必将吹响冲锋的号角
奔赴新时代的战场
END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转载请联系授权)
主 编:王宜海 杨一鸣
编 辑:杨 洋 石 江
校 对:刘 昊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love1396722561